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鋼琴手和鍵盤手的差別

其實樂團的組成分很多條線(軌)。

男主唱:主旋律(或合音)
女主唱:主旋律(或合音)

樂手部分如下~

吉他:伴奏(彈奏和弦)間奏可能會獨奏Solo(主要音色常為Clean ToneDestortion破音
貝斯:根音或或走旋律線,主要負責低音部份,通常跟鼓的節奏走。
鍵盤:時彈分散、時壓和弦,音色堆疊多變(全看曲風決定),補滿吉他和貝斯缺少的部份。
鼓:節奏,音樂的靈魂。HighHigh基本上就看鼓有沒有打的到味

上面陳述的是最最最基本的工作,
除了上面之外,還有更縝密和互相協調的部份,
也是因應了很多曲子的不同而會有部分的改變。


每個樂手除了要有彈奏能力外,每一個樂手都必須具備聽音樂的能力。
誰負責那些區塊,都要能很輕易的分辨出來。所以耳朵要很俐落。

耳朵要很俐落和目前時下大家都聽mp3然後沒有使用好的音響設備有很大的影響。

正版CD壓片出來的音色配上好的音響設備或監聽設備都可以訓練聽力。
就算沒有正版CD也盡量讓自己使用較好的等級的輸出設備(約莫兩千元up),還不算太貴。

當然現今錄音室出來的作品,
修過、改過、混過都不知使用了多少軌道才做出豐富的整體性音樂。

而用五六人個樂手所組成的樂團,若要做出一模一樣的音樂就是不可能。
只能在CD音樂中挑出不可被忽略的音色然後分工。


有些曲子明明有兩三把吉他,但是沒有例如弦樂或管樂或其他特殊音色,
那麼在只有一個吉他手的狀況下,
鍵盤手便必須配合copy CD真實性的方向來挑選自己KB音色中可以補強吉他line的音色並且找出旋律來彈奏。

若吉他手一人便可勝任吉他line的工作,可能在CD中會有KB手必須留意的其他音色,

例如鋼琴、弦樂、二胡、小喇叭、撞擊聲、電子loop聲、水流聲……
而每一段需要使用到的KB音色也幾乎不同。

目前流行歌舉凡前奏可能由吉他破音加鍵盤(弦樂),

A段主歌時4~8小節幾乎都用鋼琴疊電子琴音色的合成音色來彈奏,
B段主歌貝斯進場、吉他進場。然後副歌前一小節一個過門然後開始副歌
以上說明的不是公式,只是編寫音樂需要層次。


鍵盤手對於層次(出場的編排和編製)的的概念也要很清楚。
有的時候吉他手Solo時,鍵盤手的音色和音量都要做在吉他後面。
而這些sense或許在聽音樂的同時都可以被訓練。

仔細的聽音樂去了解音樂的編排有什麼特色和規則,
也許流行音樂的編製是如此,可能龐克和嘻哈的曲風所著重的部分又是另外一種規則。


當一個好的KB手,除了要再彈奏部分有能力(最基本)外,
對爵士鼓也要了解,所謂了解不見得自己要會打,但是了解節奏的型態和構造,
4Beat8Beat16BeatSlowRock3/4拍、12/8拍、9/8拍等

對貝斯行進的方式和根音走法也會影響你彈奏的旋律。
具備這樣的能力尤特是在使用伴奏琴的時候更為顯著。


完整的樂團是分line進行。大家把自己負責的區塊完成。
而使用伴奏琴時,自己要負責爵士鼓(要挑選好節奏)要會過門,

貝斯根音也要按對(取決和聲和轉位關係)……

--
親愛的朋友 這是關於音樂領域的粉絲團
重點在講伴奏琴 和一些古典、流行音樂的資訊
期待您多多按讚關注和分享 鼓勵一下:)
謝謝您的支持~\^o^/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ofunction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